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促进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日期:2012-05-18  发布人:webmaster 

—关于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的几点思考

 

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作出了建设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的重大决策,以此为标志,我县的旅游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理顺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发展活力,破解发展难题,是贯彻落实县委这一重大政策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结合实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为此,四月上旬,县政协机关各委办主任在秘书长的组织下,对营盘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研究,就旅游产业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希望对产业园的开发建设有所裨益。

 

一、现状和成就

 

进入新世纪以来,柞水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班子以“依托西安、借势发展”为定位,提出建设西安“后花园”的目标,并付诸了艰辛的努力,为把柞水打造成旅游名县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营盘镇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域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绝佳的资源优势、难得的机遇优势,先后引进各类项目15个,引资额达14.2亿元,初步形成了旅游景点和服务两大要素,丰富了我县旅游内涵,支撑着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牛背梁森林公园、秦楚古道、盘谷山庄、秦润度假山庄、烟雨终南度假山庄、安沟陕西省大学生实践基地、龙王沟、回避沟休闲山庄、秦丰生态观光产业园、岳王堂养生基地、臻合堂医药开发、莲花台开发、药王庙修复、孝义厅恢复综合开发等一批已建、在建和筹建的大型旅游休闲项目中,盘古山庄已于<?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2008年6月28日对外营业,先后接待百人以上团队300多个,接待各类高规格会议百余次,客房入住率高达40%。秦楚古道、牛背梁森林公园等项目将于今年投入营运,秦润度假山庄已于四月中旬正式对外开业,可以说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县委十六届六次全委会作出了建设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的重大决策,使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进入了大举建设的重要时期,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春天。

 

二、困难和问题

 

由于我县生态旅游业开发历史较短,尚停滞在初级阶段,在发展和运营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之处:一是缺乏规划,引导滞后。生态旅游尚处于自发组织阶段,缺乏全县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政府的有效引导;各入驻客商之间信息不畅,缺乏资源共享、信息互动;一些入住企业或建设单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协调和营销,随意建设,重复建设,粗放管理,聚合效益差。二是缺乏层次,开发滞后。内容上还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单一的层面,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过分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导致农产品上市时游人如织,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旅游纪念品粗制滥造,缺乏创意。三是缺乏挖掘,保护滞后。一方面一些建设单位放弃柞水原生态的民间文化资源,使得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西化、洋化、现代化、商业化”;另一方面受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地方民俗文化慢慢地被同化或者成了舞台上的民俗秀,失去了应有的原始性和乡村性。四是缺乏人才,管理滞后。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专业人才匮乏;企业经营分散、管理粗放,既无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又无新的投入,经营秩序管理乏力。五是缺乏资金,投入滞后。缺乏国有、集体、股份、民营资本一起上的多渠道融资、多形式投资的投资格局,投入主体单一,投资渠道狭窄,配套政策滞后,形成了投资者唱独角戏、后续发展乏力的局面,资金掣肘的瓶颈难以打破。六是缺乏意识,服务滞后。一些群众尤其是项目所在地的个别干部贪图小利,阻挠开发建设;一些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卡要”思想严重,故意抬高门槛、人为设置障碍;一些职能部门动辄以“条条规定、框框管理”强调小集团利益,缺乏大旅游意识,服务严重滞后,投资环境亟待优化。

 

三、建议与对策

 

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使我们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柞水生态旅游正处在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发展环境。建设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条件具备,势在必行;开发建设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的,只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破题有解,建必有果。建议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以“南山柞水,景天洞地”为形象主题,以“诗画山水,梦幻田园”为创意基调,以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核心区”为主体定位,坚持“顺、高、亮、足、优”五字方针,解决五方面问题,通过5-8年时间的努力,建设成西安人休闲的驿站,度假的天堂,创业的热土,消费的乐园。

 

(一)管理体制要顺,着力解决管理无序问题。首先是要高配规格,组建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建议以牛背梁森林公园筹建处、老林生态旅游景区管理处为基础,成立由副县级领导担任的营盘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管委会,与小岭工业园区、盘龙生态产业园共同支撑我县“旅游、矿产、医药”三大产业;其次是高配人员,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伍。从城建、林业、国土、环保、旅游、文化、民政、扶贫等相关部门随编调入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由现行的15人增加到30人左右;其三是高位包抓,组建强有力的落实队伍。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成立专门工作队,深入开展综合协调、环境保障、功能配套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规划建设要高,着力解决建设无章问题。规划建设要体现四个特色。一是重本色,显特色。坚持乡村之本色和区别城市之特色,突出地域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生态旅游的吸引魅力,避免当地与外地、本地与本地旅游项目的重复和雷同,造成项目无特色、无亮点、客源紧张;二是重生态,巧开发。要做到依托生态,以当地特有的区域特色、原始野趣的生活生产方式所体现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和特色文化来开发旅游项目,保护地域文化特色,适应游客消费需求;三是重保护,免破坏。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承载能力,借鉴“宋代泰山的外围7里‘禁樵采’”的规定,发挥功能区分作用,坚持“区内观景、区外经商”,坚决杜绝“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的现象发生,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和谐发展;四是重统筹,出效益。要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开发程序,强化项目开发时限管理,严禁出现只圈地、不开发现象。规划一经审定,建设单位要按照规划设计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有目的地逐步实施,绝不允许随意更改或调整,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

 

(三)旅游品牌要亮,着力解决有名无实问题。强化品牌意识,唱响“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核心区、建设岭南生态旅游名镇”,以此策划、包装、营销项目;在西安重点区段、重要媒体、大型旅行社等开展强势宣传,让“城郊距离山水景、休闲养生逍遥游”的理念深入每一位西安市民心中;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努力与全省乃至全国旅游大市场有机接轨,在丰富我省旅游结构的同时,实现我县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配套投入要足,着力解决功能完善问题。建议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使建设单位在从事生态旅游开发中充分享有土地、产业、招商政策;建议县政府在每年增长财力中拿出相当比重的经费,将项目区的税收全额返还园区管委会用于生态旅游区功能配套建设;将营盘镇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整合配置新农村建设、生态园林村建设、村庄整治工程、乡村公路建设等方面资源优势,科学有序开发,尤其是将营盘老街的建设问题列入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加快进度,限期改变面貌,适应旅游园区需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五)招商环境要优,着力解决投资环境问题。结合提高“两力”学教活动,广泛开展“个个代表开放形象、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宣传教育,使全民积极投身于旅游开发,服从服务于旅游开发;建议县政府出面,作西安、商洛两市的工作,疏通关系,将柞水县城作为西安公交车的营运点;县纪委、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要严肃查处招商项目所在地干部借机敲诈投资商的事件,维护良好的投资环境;县级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变“等客上门服务”为“上门为客服务”,竭尽全力为投资客商排忧解难,坚决禁止“开门招商、闭门宰客”现象的再度发生。